“‘施泉’葡萄品牌是长三角一体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合作社愿意输出‘施泉’品牌,促进长三角葡萄产业振兴。”在第七届金山施泉葡萄节期间,“施泉”葡萄品牌创始人卢玉金对未来充满期待。
浙江人卢玉金1992年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子承父业”的道路——种葡萄。不过,他走的是不同于父辈的现代农业之路,是到大上海做新农人的路。2001年,卢玉金从青浦来到金山,从50亩葡萄园起步,立志种出上海最好的葡萄,并于2002年注册“施泉”商标。2007年,在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吕巷镇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卢玉金成立上海施泉葡萄合作社,规模达1720亩。一个浙江人成了上海规模化葡萄经营者,这只是“施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开篇。记者观察,“施泉”葡萄品牌的成长,最能体现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新农人和事业发展的内涵。在卢玉金看来,“施泉”葡萄品牌的成长得益于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三方协同努力。在苛刻的品质理念指导下,“施泉”葡萄赢得了10个全国金奖和20个上海市金奖。
“施泉葡萄之所以走在上海前列,关键是合作社持续追求科学种植,在新品种试种、设施栽培等方面可以说引领了上海葡萄产业的发展。”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站长、上海市农科院林果所葡萄团队领头人蒋爱丽说。早在20年前,卢玉金获悉上海农科院已经基本掌握了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第一时间决定投身设施葡萄种植,在设施大棚里,他先后培育出夏黑、金手指、巨玫瑰、申华、阳光玫瑰等近30个品种。卢玉金还钻研嫁接技术。在上海施泉葡萄合作社核心基地内有一棵闻名江浙沪的“‘联合国’葡萄王”,该葡萄树共有18个品种,成熟时期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采摘时间从6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这棵葡萄王,就是卢玉金亲手嫁接的。如今卢玉金的葡萄嫁接技术在金山区广为传播,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一个农业强势品牌,除了好品质,还需要品牌培育。“施泉”品牌成长过程得到了金山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政府主导办节庆促品牌建设是金山区打造农业品牌的最大亮点。2013年,金山区农业农村委主办了第一届上海施泉葡萄节,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每一届都差不多持续三个月。因为节庆活动,“施泉”品牌被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所熟知。“合作社为了继续保持‘施泉’品牌的活跃度,今年第一次由企业自己来办节,这是良性循环的结果。”谈到施泉葡萄合作社主办第七届金山施泉葡萄节,吕巷镇政府处于协办的角色,副镇长曹永强显得很高兴。目前,金山区形成了1500余亩基地,统一技术规范标准、包装、二维码追溯,部分开始统一销售。通过品牌带动,全区葡萄销量明显增加,平均价格提高35%,平均亩产值增至3万元左右。因为品牌的影响力,施泉葡萄合作社和卢玉金获得了诸多荣誉:2010年,合作社被评为上海市专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5年,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先进单位;2017年,卢玉金被评为“金山工匠”……同样,因为品牌的影响力,“施泉”技术标准已辐射到了安徽、云南、湖北等全国8个省份,指导葡萄种植面积约一万余亩,浙江、江苏的4家合作社正计划加入“施泉”葡萄品牌朋友圈。
对品牌输出,卢玉金心里有一本明白账。品牌输出比技术输出要复杂得多,只有解决好种植户执行技术标准、品质标准和品牌标准这些难题,“施泉”才会越走越远。
很赞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