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而辽阔的地域和不同的民族气候又发展出不同的乡土文化。虽然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大概念上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但是在各个地区又有着不同的体现,俗语有云,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这些形态各异的乡土文化,构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那么
乡土文化有哪些呢?我国乡土文化的现状是怎样的?一、乡土文化有哪些故乡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字眼,在当下人口急剧变动,乡土文化不断解体的过程中显得十分的突兀,而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留存在个人身上的习惯、思维、生活方式等却随之辗转,挥之不去。乡土文化作为一种影响一生的文化内容,涉及到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等诸多方面,在具体的区域中又体现出不同的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乡土文化正式在这方水土上形成的生活本身,大致的说,有巴渝文化、岭南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等,细分下来又不一而足。
乡土文化是乡村繁荣和发展的根基所在,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能够极大的增强特定区域内人们的文化信仰,通过特定的开发,又能够涌现出极大的经济价值,是长久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特别是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乡土文化就是发展的根基所在,通过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能够起到教育后人、了解历史、凝聚国民、鼓舞人心多个方面的作用,而乡土文化的独特风情,又能够作为独特的商品进行开发,盘活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村民增收。没有文化作为载体的乡村建设,就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躯壳,从而失去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二、我国乡土文化的现状虽然我国的乡土文化种类众多,性质多样,但是在当下的社会状况下,乡土文化消失的速度就如同村落衰亡的速度一般迅速,不少乡土文化由于人口的流动和村落的衰败而逐渐的消失。当下我国的社会文化正处于一种解体重构的过程之中,而乡土文化作为解体的第一线更是显得支离破碎。在城市化的推进之中,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乡土文化失去载体后只能够逐渐的落幕。
但近些年来我国也逐渐的加强了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要求将乡土文化融入到新农村的规划之中,对于突出的物质的、非物质的乡土文化代表都进行了传承和保护,但是这种保护还远远的赶不上文化消失的速度,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资源。
乡土文化是乡村的根基所在,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是应有之义。推进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推荐阅读:
重庆的乡土文化特色是怎样的?当下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很赞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