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2023年07月30日 07:34原创
在小编看来,水稻种植重要的就是田间管理,而且田间管理就是把握好施肥技巧和灌溉技巧,下面小编就详细的跟大家说说水稻移栽及高效益田间管理技术,各位种植户看过来哟。
1.水稻施肥规则
水稻终身对N、P.K养分元素的吸收量大体是:每消费100千克稻谷各吸N、P205、K20的数量辨别是1.8~2.5千克,0.9~1.3千克,2.1~3.3千克,其份额大体是2:1:3。 水稻吸收氮**多的时期是分蘖一穗分解,约占总吸收量的65~70%。
2.上肥技巧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肥料,所以上肥是生长过程的关键,水稻种植常用的上肥技巧有以下三种:
(1)攻前保后上肥法。
重施基肥,用量占总上肥量的80%以上,并早施重施分蘖肥,酌情施用穗肥。一般生育期短或早熟品种用这种上肥方法。
(2) 前促中控,中控后补上肥法。
前捉是以基肥爲主,分早肥和后期追肥、早肥是促进水稻前期生长,如果前期施肥无效可以排水晒田,操控有效分蘖,在进行拨节后酌情省施穗肥。后补是抽穗始期酌情补施大批粒肥,适用于温度较高,生长时节长的中晚熟地域。
(3) 前保中促上肥法。
灌水泡田后将化肥均匀撒入田面,然后用手扶拖延机或其他耙地东西,将化肥耙入耕层6~8厘米或更深些,使化肥与土壤充分混合。旋耕施入是在有旋耕条件的中心,先把化肥撒在地表,随后用旋耕机混拌在12~14厘米的耕层里。
3.适时早插,延伸插秧期
在**合适水稻麦苗生长发育的时期插秧,把握好早插时节。延伸插秧的工夫。有利于水稻生长
4.合理密植
密植上要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插宜稀晚宜密的绳尺。密植的规模,一般培养行距20~30厘米,穴距10~20厘米,每穴插3~5株苗;稀育稀植培养,行距爲30厘米,穴距爲13~20厘米,每穴2~3株;超稀植培养,行距30厘米、穴距爲27~30厘米,每穴插2~3株苗。
5.确保插秧质量
当天起的禾苗要当天插完,不要在本田中寄秧:移栽前,本地步不能落水晒盖,要坚持泥浆坚实;力求每穴插的苗数不合,插的深浅—致,行向直、穴距匀。爲了确保插秧的质量,要拉紧插秧绳,绳上固定的穴距的标志要等距,按标志插秧,每两人组,运用两条插秧绳爲了便于中耕办理,池埂两头的苗行要准,均匀不合。插秧结束后,因需求补苗,所以要把剩下的禾苗分红小把存放在水田的一角。待补苗结束后,必定要将余下的苗丢掉,不然这些苗将成爲病虫害发作的根源。
二、田间管理
1.分蘖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1)分蘖是水稻的重要特征。分蘖在主茎节上自下而上顺次发作,分蘖的呈现总是和母茎分蘖,不能抽穗健壮的爲有效分蘖。在水稻集体中,有10%的稻株出世分蘖时称爲分蘖始期,分蘖添加**快的时期爲分蘖盛期,分蘖添加**快的时期爲分蘖盛期,分蘖数抵达**多的时期爲分蘖晚期。分蘖成穗数与分蘖出世相反的时期爲无效分蘖中止期。
(2) 分蘖期田间管理 此期田间管理非必须是科学上肥浅水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促进无效分蘖,防止有效分蘖。
2.长穗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1)长穗期的生长发育
水稻生长到分蘖晚期,初步茎杆节间伸长和幼穗分解,水稻拨节后地上部分的几个节间伸长,当茎植基部榜首节间伸长达1.5~2厘米,外形由扁变圆时,称爲拨节。地上部分伸长节间一般4~7个。水稻完结必定的养分生暂时之后,初步转入幼穗构成的生殖生暂时。茎的生长锥转人穗的分解。
(2) 长穗期管理
长穗期一是要施好拨节肥孕穗肥,一般在抽穗前20~10天,每公顷施纯氟30~35千克,再配施氧化钾30~50千克。二是要灌好孕穗保胎水。三是及时防治病虫及除草。
3.健壮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从抽穗到老练的整个进程称抽穗健壮期。履历出穗、开花、灌浆、健壮等时期是抉择健壮率、粒重以及终究产值的关键时期。健壮期管理上关键是养根保叶,爲叶片继续中止旺盛的光协作用和养分顺畅保送发明条件。在粒多基础上抵达粒饱,添加空秕粒在霜前正常老练。一般要酌施粒肥,管好水,留心防治前期病害。
4.及时耕种
断定耕种时期,非必须依据谷粒空无水平及谷粒含水量,以高产优质爲底子意图,一起思索消费意图与天气情况、收割方法、老练时期。在水稻充分老练前提下,种用必需在秋霜之前耕种;商品粮可在完熟后期耕种;机器结合耕种在完熟前期中止。
水稻生长不能缺水也不能缺肥,所以整个种植过程种这两个田间管理非常重要,以上是水稻移栽及高效益田间管理技术,赶紧收藏吧。
很赞哦!(0)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养殖问题和小常识,今天鸭寮街三农养殖版块将为你整理了下面的关于水稻品种的知识答案,那么水稻品种
2023-08-09
©富田网 版权所有 2012-2023 wuhanzpjj.com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567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3002000079号
版权申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xiajingzpy@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