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富田网 > 三农知识

红膏蟹的养殖方法(红膏蟹和河蟹的区别)

知识网2023年07月24日 17:12原创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是常州市的“红膏”河蟹生态养殖实用新技术,近年来该地区的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在变差,为了打破生态的不平衡,常州市现代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研究总结了生态养殖“红膏”河蟹的六项实用新技术,下面一起来看看。

红膏河蟹生态养殖高效新技术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选择湖区周边荒滩荒涂围垦营造的水产养殖基地。四周水域生态平衡,水质清新、无污染,基地进排水方便,电力配套、交通方便。养殖示范基地塘口2个,面积150亩,基地塘口丰水期平均水深达1.2米。配备3千瓦增氧机6台,投饵机2台。

2.池塘预处理

做好放养苗种前准备工作,运用光能与植物素清塘消毒技术:一是池塘水排干后,池底利用太阳光曝晒6~8周。太阳能清塘消毒会保护微生物,发挥有益微生物生理功能,控制病原体滋生。二是用茶粕50千克加食盐1千克,加水浸泡5~8小时使用。用量:池水平均水深0.15米,每亩用8~10千克。植物素皂角甙清塘不损害蟹、虾和生物饵料。

3.营造基地水域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平衡技术:即培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宜秋、冬季带籽移植培育,例如:轮叶黑藻、微齿眼子菜(黄丝草)菹草、金鱼藻、伊乐藻等优质水草,组成挺水、沉水相结合的水草群落,此消彼长,蟹池一年四季必备一定量的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生长吸收水体有机盐,分解养殖生产中所产生的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使河蟹有一个水质清新的生态环境。确保春、夏、秋三季池塘内底部培植水生植物的面积占池塘面积60%~80%,水生植物茎叶面控制在水面下20~30厘米,这样的生态环境既可成为河蟹蜕壳时所需弱光条件的栖息处,又能使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时释放的氧可溶于水体内,水体溶氧达5.5毫克/升;水生植物正常代谢时吸收水体有机营养,控制水质富营养藻类繁殖,控制河蟹丝藻附着疾病发生;高温季节水生植物将水温调控在25~28℃,成为河蟹最适正常代谢水温;河蟹具有自食水生植物的自然属性,水生植物是河蟹的绿色饵料,每天河蟹采食量为自重60%,水生植物含有上百种皂甙药理作用,河蟹自食水生植物可控制河蟹细菌性疾病。

4.选择放养品种

(1)选择河蟹苗种

运用科学选种技术,一是选择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为亲本(亲蟹规格:母本个体125克以上、父本个体150克以上)所繁育的幼苗,幼苗放入淡水水系培养的扣蟹苗种;二是选择中华绒螯蟹天然苗或*池苗,产地:长江水流与东海、黄海交汇处水系繁育的苗种;三是选择时间为1-2月,河蟹生理现象处在休眠状态,操作时损伤率低,成活率高;四是病、残、药害的苗种不能选择;五是选择规格:应在群体苗种中选择规格为130~160只/千克;它们在长江水系养殖成蟹成活率高、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膏红脂满。

(2)选择太湖流域水系亲本繁育培育青虾苗种青虾亲本产地太湖、长荡湖、滆湖等区域;夏季选择苗种放养规格:个体长为0.7~0.8厘米;冬季选择放养苗种规格:个体长1.5~2.5厘米。劣质苗种不能选择:①携带病原体的青虾苗种不宜选择;②缺氧的青虾苗种不宜选择;③非带水捕获的青虾苗种不宜选择;④有药害的青虾苗种不宜选择。

(3)选择长江流域湖泊水系培育的翘嘴鳜亲本繁育的苗种翘嘴鳜亲本产地为太湖、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长荡湖、滆湖、固城湖等湖泊。选择规格:体长5~8厘米最佳,养殖成活率高。劣质苗种不能选择:①缺氧翘嘴鳜苗种不宜选择;②饲养出售时停喂过饵料的翘嘴鳜苗种不宜选择;③携带病害、虫害的翘嘴鳜苗种不宜选择。

红膏河蟹生态养殖高效新技术

5.放养品种与数量

运用质比量比放养技术,确定放养的品种与数量,实现生物多样性。放养性状优良蟹、虾、鱼苗种,用质比表示在同一水体放养不同类水生动物品种的数量,放养河蟹、套养青虾、插养鳜鱼3个品种,量比表示在同一水体放养不同类的各个品种数量的占有率,一是亩放养扣蟹苗种数量为800~1000;二是亩套养青虾数量为2.5~3千克。7月中旬套养青虾苗种规格:个体长为0.7~0.8厘米(9000只/千克);12月下旬套养青虾苗种规格个体长为1.5~2.5厘米(900只/千克);三是6月中旬亩插养鳜鱼苗种10~12尾,苗种规格个体长为5~8厘米;促使同一水体内形成水生生物共生互利,水生生物系统物质良性循环,实现养殖水域生态资源化。

6.饲养管理

(1)调控水质

秋季水生植物代谢功能减弱时向养殖塘内移植鲜活贝类。当年9月和11月两次向养殖塘内移植螺蛳、蚌、蚬等鲜活贝类。第一次投放时间为9月中旬,投放量为每亩100千克,用于稳定水生生态系统功能和供河蟹食用鲜活动物蛋白质饵料。第二次投放时间为11月中旬,投放量为每亩100千克,主要使其翌年5月在养殖塘中自然繁殖幼螺蛳,每个亲本螺蛳可繁殖幼螺蛳100只以上,使其生长为成年螺蛳,充分发挥好螺蛳的生态功能,作为长期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及河蟹生长发育期内均能被食用的动物蛋白饵料,确保生态养殖的“红膏”河蟹的递增率。

(2)饲料投喂

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6%以上的河蟹饲料:①利用植物蛋白转化动物蛋白的量为14.22%;②动物蛋白的量为7.46%;③植物蛋白的量为17.05%,满足养殖“红膏”河蟹所需的蛋白质营养。

进行适时、适量投喂。饲料投喂时间与饲料投喂量: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不同水温及河蟹体重投喂,见表1。

表1 饲料的饲喂量占河蟹体重的比率

红膏河蟹生态养殖高效新技术

注:饵料投喂时间为每天下午6时左右为最佳。

(3)控制蓝藻 — — 采用以“藻”治“藻”技术抑制蓝藻使用水藻分解精-D,用法用量:一是水产养殖用 0.06~0.08 克/米3 ,稀释 300 倍全池均匀泼洒。二是如水体出现蓝藻聚集,应适量增加局部投放量,均匀泼洒。三是产品容易沉淀,用塑料容器稀释,边搅边洒。四是24~48小时可达到最佳分解效果。如出现漏泼,一周后会有少量蓝藻出现,以0.08克/米3 追加投放。五是不受自然环境影响,效果可保持6~10周。六是用过生物菌后,间隔2周方可用水藻分解精-D,否则影响分解效果。

(4)控制青苔 — — 采用菌能精华素根除青苔使用方法与使用剂量:一是菌能精华素溶解后泼洒于青苔生长处;二是养殖水体1米水深用1.5千克/亩;三是去除水草表面污垢,建议配合使用“救草星”。

(5)净化水质 — — 使用诺碧清生物剂诺碧清生物剂有效成分为多种高活性芽孢杆菌,活菌数多于10亿菌落总数/克。使用方法与使用剂量:一是养殖前期使用(放苗到5月底)10克/亩,15 天左右使用一次;二是养殖中后期使用(6 月份以后)20~30 克/亩,每10天左右使用一次;三使用诺碧清生物剂可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的浓度、调节水体透明度、稳定pH、抑制有害蓝绿藻的生长,平衡藻相,去除池塘水体中产生的泥皮,效果显著。池塘内水体pH能保持在7.5~8.0,溶氧5.5毫克/升,促进养殖水体资源生态化,营造好养殖“红膏”河蟹代谢生长发育生态环境,促使河蟹正常生长发育,养殖质量安全、肥满度丰满的“红膏”商品蟹。

7.高温季节技术措施

(1)调控池塘水位及控制水生植物“疯长”

① 高温季节养殖池塘水位调控至1.3~1.5米。“疯长”水生植物人工直接用刀把冒出水面水草割掉30~35厘米。

②高温季节必须将水生植物的茎叶面控制在水面以下30~40厘米处;白天水生植物新陈代谢时释放的氧气溶解在水体,能增加池塘水体溶氧;气温30℃以上时,水体中伊乐藻不受高温影响,根、茎、叶不变质,茎、叶不易腐烂,确保池塘水质优良,水域生态环境平衡,促使河蟹正常生长发育。

③人工使用拖刀割草控制水生植物“疯长”,促使池塘受自然风力吹动水面形成水浪,可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预防河蟹缺氧。

(2)控制水温增加水体溶氧

①采用水体替换增氧技术,高温季节池塘面积30亩,用2.5千瓦的潜水泵2只,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将池塘底部的水抽向水面,可充分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分解氨氮、氯化物、氟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底层水体的水抽向水面促使水面形成“冲浪”,这样既可以增加水体溶氧,又可以降低池塘上层水体的温度。

②40℃高温季节采用水体替换法,确保河蟹养殖池塘水温控制在河蟹正常生长发育的水温,确保河蟹正常生长发育,在河蟹养殖池塘使用效果特别显著。

二、结果与效益

建设“生态养殖红膏河蟹技术”转移示范基地150亩,养殖的优质“红膏”河蟹亩均产量达68.6 千克,亩均产值 7546 元,亩均经济效益3706元。河蟹年总产量10290千克,实现总产值113.19万元,总利润55.59万元。

红膏河蟹生态养殖高效新技术

三、分析与讨论

池塘放养品种应遵循水生动物生态属性的自然规律,确定放养品种与数量。同一水体放养同一生态属性,并适宜同一水体正常生长发育的水生动物品种为河蟹、青虾、鳜鱼,形成水生动物的生物链,促使水生生物共生互利,水生生物系统物质良性循环,使养殖水域生态环境资源化。

1.亩放养扣蟹800~1000只,蟹种规格130~160只/千克,养殖的优质“红膏”河蟹达标率为92%,生态养殖优质“红膏”河蟹肥满度好、质量安全。回捕率达 50.15%,平均规格为 166.5 克/只,亩产量达68.6千克。亩均产值7546元,亩均经济效益3706元。

2.亩套养青虾2.5~3千克,其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套养青虾苗种规格为9000只/千克,翌年1月至2月套养青虾苗种规格为900只/千克。套养的青虾养成商品虾质量安全,亩产量26.98千克。亩产值 1618.8 元,亩成本 601.96 元,亩利润1016.84元。

3.亩插养鳜鱼10~12尾,6月中旬插养鳜鱼苗种规格为 5~8 厘米,鳜鱼食性是专食水体小杂鱼,主要用于清除*杂鱼与河蟹争食饵料;养殖的商品鳜鱼质量安全,亩产量7.5千克。亩产值337.5元,亩成本30元,亩利润307.5元。

4.“生态养殖红膏河蟹技术”转移示范基地面积150亩。河蟹、青虾、鳜鱼等水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绿色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5.“生态养殖红膏河蟹技术”直接转移面积0.5万亩,辐射面积2.5万亩。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现在随着环境的变差,其实很多地区都有着水产生态不平衡的状态,大家可以多多学习一些其他地区的改善经验!

很赞哦!(1)

发表高见 (请对您的言行负责)

©富田网 版权所有 2012-2023 wuhanzpjj.com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567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3002000079号